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鉴定知识】印章印纹鉴定之朱墨时序的有损检验法!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2-12-30 10:14
【概要描述】 有损检验法从字面上看,是指能给检材带来某种损害的检验法,这一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检验法前必须取得送检方同意,对检材作必要的照相,拷贝。同时检验中还需要进行良好的试验或者测试,尽量避免检材受到过大伤害。 切割法 1989年,公安部第二研究所陶克明、阎育华提出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刀片切开一道小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然后根据色料的层次关系来确定朱墨时序,这种方法被称为切割法,它适合检验油性或干性色料形成的且具有一定墨层厚度的朱墨时序,例如印泥印文和激光碳粉、复写纸油墨、圆珠笔油墨形成的交叠。 因为干性或油溶性色料向纸张渗透的能力较弱,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互溶,两种色料一旦发生交叠就会呈现出明显的立体叠置特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如果发现上层为印泥下层为墨迹,那么就是文字形成在先,印文形成在后,反之则印文形成在先,文字形成在后。该方法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水溶性色料对纸张有较强的渗透能力,不适合于水溶性色料成型朱墨时序检查,色料层较薄,不能由横截面判断其层次关系。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形成时间较长的文件,因为叠置在一起的干性或油溶性色料,会因时间的推移发生融合导致层次不明显。 剥离法 剥离法与切割法实质上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干性色料或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墨层较厚,朱墨交叠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既不会发生互溶,也不会向纸张渗透,而且会呈现分层叠置的特征。因此可用刀片对交叉部位进行色料分层剥离。这种方法是1992年由江苏省公安厅方健、许耀明提出的,2003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娄凤鸣、苏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具体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片(如手术刀)轻轻地刮开墨层,尽量不要破坏纸张表面,然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纸张表面纤维,如果呈现出与印文一样的色料,则可判定是先朱后墨。若呈现和字迹相同的色料为先墨后朱。该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检查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泥(或印油)印文所成朱墨时序。与切割法相同,剥离法并不适用于已经在朱墨部分进行了融合并由水溶性色料所构成的物质。究其原因,在切割法的介绍中已有所剖析,这里就不多说了。 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相互交叠时,二者在纸张表面不会完全发生互溶,而是会呈现出层次叠加。这样就可以用电子探针(EPMA)或能谱仪(EDAX),分别对交叉部位和非交叉部位(包括非交叉的印文部位和非交叉的文字笔画部位)的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然后从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具体含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交叉部位表面成分与印文表面成分相同,那么就是文字笔画形成在先,印章印文形成在后。相反则是印章印文成形于前,文字笔画成形于后。成分分析法准确率较高,操作简洁明了,通常探测深度不超过10埃时仪器设备即可满足该检验方法要求。但若印文和字迹笔画均由水溶性色料构成,受渗透作用交叉部分的色料会出现混合现象,成分分析法就不宜采用。 溶压转移法 溶压转移法此法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于2003年提出。其原理是印文色料和文字色料在某些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溶解,当二者的形成次序不同时,各自发生溶解的情况有所不同,由此转印出来的图文痕迹会有表象特征差别。具体操作方法是将5%草酸溶液均匀涂抹在朱墨交叉部位,然后从背面施加2MPa的压力将它们转印到白色复写纸上,然后根据白色复写纸转印印迹中色料的多少、色料的叠加和图文笔画连断情况判断朱墨时序。 此法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低,适于书写与盖印压力均较大,成型时间短,朱墨相交部分多的材料,而不适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已互溶的材料。另外该方法可使交叉部位的色料由于溶解而模糊,所以若检材朱墨的交叉部位过少亦不适合使用该法。 脱色法 脱色法这是基于脱色反应原理而形成的一种检验方法。不同色料在某种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脱色反应,由于各自脱色能力和脱色速度不同,就会在检验部位出现不同的表观特征。如果是先有印文后有文字,涂抹上化学试剂后文字色料会先发生脱色反应,印文色料会后发生,据此可以判断朱墨时序。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分别用不同性质的色料与印泥印文进行了交叉实验,总结出了不同性质色料适用的脱色剂:纯蓝墨水、蓝黑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发生交叉时,可使用5%草酸、5%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碳素墨水、签字笔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可使用乙醇、丙酮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油性复写纸色料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候,可选用丙酮作为脱色剂。脱色法一是适用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差别性质较大的检材,尤其是当一种色料属水溶性质,另一种色料为油溶性质时效果最为明显;二是适用于纸张比较薄且形成时间较近的检材。但脱色法容易受到墨水种类的制约,同时对朱墨交叉部位发生互溶现象的检材也不适用。 吸附法 吸附法吸附法是2003年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谢朋等人提出的一种方法。基本原理是印泥和书写、打印用的物质存在物理属性的差异,其中印泥属于油溶性物质,具有粘稠的特点,对细微粉末吸附能力强,而书写或打印用的色料属于水溶性物质,对粉末的吸附能力较弱。基于这一原理,根据朱墨交叉部位粉末吸附情况就可推断交叉色料的层次关系。具体操作方法是选用有色荧光粉末,用软毛刷涂于印文与字迹笔画的交叉部位,然后再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粉末。如果先写字后盖印,交叉部位印泥将文字笔画覆盖,就会吸附较多的粉末,反之则少。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油溶性印泥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朱墨时序的检验,如果印文与文字笔画均为同性质色料则不能采用此种方法。 粘取法朱墨交叉部位色料有上下层关系,将某些具有粘黏性质的物质粘贴在朱墨交叉位置再揭下,然后观察被粘贴出的色料就可判定朱墨交叠的顺序。这种方法被称为粘取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剪下一小块透明胶,将其粘贴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光滑的物体轻轻地将胶块均匀地压平整,然后慢慢揭下胶块。此时可用肉眼观察被粘取出的色料情况。如果粘取出的印文痕迹完整且均匀,说明印文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印文是后盖的。如果粘取出的印文不完整且附带有字迹色料,说明字迹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是先盖印文后书写文字。 此法适用于以油溶性物质制成的印文及其笔迹,如印泥印文,圆珠笔墨印笔迹,复写纸墨印笔迹等。但是不适合字迹笔画凹入深度较大的检材使用,这是因为无论先盖或后盖,由于凹入深度等原因,所粘取出的印文均是残缺的。所以在检查前,一定要观察字迹的凹痕。另外此法需要掌握粘贴胶块时的强度,强度过大易损伤纸张表面,强度过小则不能粘住色料。因此,需要先用实验手段来控制粘贴后再进行检查。 (相关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鉴定知识】印章印纹鉴定之朱墨时序的有损检验法!
【概要描述】
有损检验法从字面上看,是指能给检材带来某种损害的检验法,这一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检验法前必须取得送检方同意,对检材作必要的照相,拷贝。同时检验中还需要进行良好的试验或者测试,尽量避免检材受到过大伤害。
切割法
1989年,公安部第二研究所陶克明、阎育华提出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刀片切开一道小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然后根据色料的层次关系来确定朱墨时序,这种方法被称为切割法,它适合检验油性或干性色料形成的且具有一定墨层厚度的朱墨时序,例如印泥印文和激光碳粉、复写纸油墨、圆珠笔油墨形成的交叠。
因为干性或油溶性色料向纸张渗透的能力较弱,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互溶,两种色料一旦发生交叠就会呈现出明显的立体叠置特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如果发现上层为印泥下层为墨迹,那么就是文字形成在先,印文形成在后,反之则印文形成在先,文字形成在后。该方法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水溶性色料对纸张有较强的渗透能力,不适合于水溶性色料成型朱墨时序检查,色料层较薄,不能由横截面判断其层次关系。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形成时间较长的文件,因为叠置在一起的干性或油溶性色料,会因时间的推移发生融合导致层次不明显。
剥离法
剥离法与切割法实质上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干性色料或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墨层较厚,朱墨交叠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既不会发生互溶,也不会向纸张渗透,而且会呈现分层叠置的特征。因此可用刀片对交叉部位进行色料分层剥离。这种方法是1992年由江苏省公安厅方健、许耀明提出的,2003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娄凤鸣、苏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具体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片(如手术刀)轻轻地刮开墨层,尽量不要破坏纸张表面,然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纸张表面纤维,如果呈现出与印文一样的色料,则可判定是先朱后墨。若呈现和字迹相同的色料为先墨后朱。该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检查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泥(或印油)印文所成朱墨时序。与切割法相同,剥离法并不适用于已经在朱墨部分进行了融合并由水溶性色料所构成的物质。究其原因,在切割法的介绍中已有所剖析,这里就不多说了。
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相互交叠时,二者在纸张表面不会完全发生互溶,而是会呈现出层次叠加。这样就可以用电子探针(EPMA)或能谱仪(EDAX),分别对交叉部位和非交叉部位(包括非交叉的印文部位和非交叉的文字笔画部位)的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然后从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具体含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交叉部位表面成分与印文表面成分相同,那么就是文字笔画形成在先,印章印文形成在后。相反则是印章印文成形于前,文字笔画成形于后。成分分析法准确率较高,操作简洁明了,通常探测深度不超过10埃时仪器设备即可满足该检验方法要求。但若印文和字迹笔画均由水溶性色料构成,受渗透作用交叉部分的色料会出现混合现象,成分分析法就不宜采用。
溶压转移法
溶压转移法此法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于2003年提出。其原理是印文色料和文字色料在某些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溶解,当二者的形成次序不同时,各自发生溶解的情况有所不同,由此转印出来的图文痕迹会有表象特征差别。具体操作方法是将5%草酸溶液均匀涂抹在朱墨交叉部位,然后从背面施加2MPa的压力将它们转印到白色复写纸上,然后根据白色复写纸转印印迹中色料的多少、色料的叠加和图文笔画连断情况判断朱墨时序。
此法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低,适于书写与盖印压力均较大,成型时间短,朱墨相交部分多的材料,而不适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已互溶的材料。另外该方法可使交叉部位的色料由于溶解而模糊,所以若检材朱墨的交叉部位过少亦不适合使用该法。
脱色法
脱色法这是基于脱色反应原理而形成的一种检验方法。不同色料在某种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脱色反应,由于各自脱色能力和脱色速度不同,就会在检验部位出现不同的表观特征。如果是先有印文后有文字,涂抹上化学试剂后文字色料会先发生脱色反应,印文色料会后发生,据此可以判断朱墨时序。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分别用不同性质的色料与印泥印文进行了交叉实验,总结出了不同性质色料适用的脱色剂:纯蓝墨水、蓝黑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发生交叉时,可使用5%草酸、5%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碳素墨水、签字笔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可使用乙醇、丙酮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油性复写纸色料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候,可选用丙酮作为脱色剂。脱色法一是适用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差别性质较大的检材,尤其是当一种色料属水溶性质,另一种色料为油溶性质时效果最为明显;二是适用于纸张比较薄且形成时间较近的检材。但脱色法容易受到墨水种类的制约,同时对朱墨交叉部位发生互溶现象的检材也不适用。
吸附法
吸附法吸附法是2003年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谢朋等人提出的一种方法。基本原理是印泥和书写、打印用的物质存在物理属性的差异,其中印泥属于油溶性物质,具有粘稠的特点,对细微粉末吸附能力强,而书写或打印用的色料属于水溶性物质,对粉末的吸附能力较弱。基于这一原理,根据朱墨交叉部位粉末吸附情况就可推断交叉色料的层次关系。具体操作方法是选用有色荧光粉末,用软毛刷涂于印文与字迹笔画的交叉部位,然后再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粉末。如果先写字后盖印,交叉部位印泥将文字笔画覆盖,就会吸附较多的粉末,反之则少。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油溶性印泥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朱墨时序的检验,如果印文与文字笔画均为同性质色料则不能采用此种方法。
粘取法朱墨交叉部位色料有上下层关系,将某些具有粘黏性质的物质粘贴在朱墨交叉位置再揭下,然后观察被粘贴出的色料就可判定朱墨交叠的顺序。这种方法被称为粘取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剪下一小块透明胶,将其粘贴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光滑的物体轻轻地将胶块均匀地压平整,然后慢慢揭下胶块。此时可用肉眼观察被粘取出的色料情况。如果粘取出的印文痕迹完整且均匀,说明印文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印文是后盖的。如果粘取出的印文不完整且附带有字迹色料,说明字迹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是先盖印文后书写文字。
此法适用于以油溶性物质制成的印文及其笔迹,如印泥印文,圆珠笔墨印笔迹,复写纸墨印笔迹等。但是不适合字迹笔画凹入深度较大的检材使用,这是因为无论先盖或后盖,由于凹入深度等原因,所粘取出的印文均是残缺的。所以在检查前,一定要观察字迹的凹痕。另外此法需要掌握粘贴胶块时的强度,强度过大易损伤纸张表面,强度过小则不能粘住色料。因此,需要先用实验手段来控制粘贴后再进行检查。
(相关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2-12-30 10:14
- 访问量:
有损检验法从字面上看,是指能给检材带来某种损害的检验法,这一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检验法前必须取得送检方同意,对检材作必要的照相,拷贝。同时检验中还需要进行良好的试验或者测试,尽量避免检材受到过大伤害。
切割法
1989年,公安部第二研究所陶克明、阎育华提出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刀片切开一道小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然后根据色料的层次关系来确定朱墨时序,这种方法被称为切割法,它适合检验油性或干性色料形成的且具有一定墨层厚度的朱墨时序,例如印泥印文和激光碳粉、复写纸油墨、圆珠笔油墨形成的交叠。
因为干性或油溶性色料向纸张渗透的能力较弱,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互溶,两种色料一旦发生交叠就会呈现出明显的立体叠置特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如果发现上层为印泥下层为墨迹,那么就是文字形成在先,印文形成在后,反之则印文形成在先,文字形成在后。该方法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水溶性色料对纸张有较强的渗透能力,不适合于水溶性色料成型朱墨时序检查,色料层较薄,不能由横截面判断其层次关系。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形成时间较长的文件,因为叠置在一起的干性或油溶性色料,会因时间的推移发生融合导致层次不明显。
剥离法
剥离法与切割法实质上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干性色料或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墨层较厚,朱墨交叠时在一定的时间内既不会发生互溶,也不会向纸张渗透,而且会呈现分层叠置的特征。因此可用刀片对交叉部位进行色料分层剥离。这种方法是1992年由江苏省公安厅方健、许耀明提出的,2003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娄凤鸣、苏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具体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片(如手术刀)轻轻地刮开墨层,尽量不要破坏纸张表面,然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纸张表面纤维,如果呈现出与印文一样的色料,则可判定是先朱后墨。若呈现和字迹相同的色料为先墨后朱。该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检查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泥(或印油)印文所成朱墨时序。与切割法相同,剥离法并不适用于已经在朱墨部分进行了融合并由水溶性色料所构成的物质。究其原因,在切割法的介绍中已有所剖析,这里就不多说了。
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油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图文相互交叠时,二者在纸张表面不会完全发生互溶,而是会呈现出层次叠加。这样就可以用电子探针(EPMA)或能谱仪(EDAX),分别对交叉部位和非交叉部位(包括非交叉的印文部位和非交叉的文字笔画部位)的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然后从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具体含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交叉部位表面成分与印文表面成分相同,那么就是文字笔画形成在先,印章印文形成在后。相反则是印章印文成形于前,文字笔画成形于后。成分分析法准确率较高,操作简洁明了,通常探测深度不超过10埃时仪器设备即可满足该检验方法要求。但若印文和字迹笔画均由水溶性色料构成,受渗透作用交叉部分的色料会出现混合现象,成分分析法就不宜采用。
溶压转移法
溶压转移法此法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于2003年提出。其原理是印文色料和文字色料在某些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溶解,当二者的形成次序不同时,各自发生溶解的情况有所不同,由此转印出来的图文痕迹会有表象特征差别。具体操作方法是将5%草酸溶液均匀涂抹在朱墨交叉部位,然后从背面施加2MPa的压力将它们转印到白色复写纸上,然后根据白色复写纸转印印迹中色料的多少、色料的叠加和图文笔画连断情况判断朱墨时序。
此法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低,适于书写与盖印压力均较大,成型时间短,朱墨相交部分多的材料,而不适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已互溶的材料。另外该方法可使交叉部位的色料由于溶解而模糊,所以若检材朱墨的交叉部位过少亦不适合使用该法。
脱色法
脱色法这是基于脱色反应原理而形成的一种检验方法。不同色料在某种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会发生脱色反应,由于各自脱色能力和脱色速度不同,就会在检验部位出现不同的表观特征。如果是先有印文后有文字,涂抹上化学试剂后文字色料会先发生脱色反应,印文色料会后发生,据此可以判断朱墨时序。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彪等人分别用不同性质的色料与印泥印文进行了交叉实验,总结出了不同性质色料适用的脱色剂:纯蓝墨水、蓝黑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发生交叉时,可使用5%草酸、5%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碳素墨水、签字笔墨水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可使用乙醇、丙酮等化学试剂作为脱色剂。油性复写纸色料字迹与印泥印文交叉时候,可选用丙酮作为脱色剂。脱色法一是适用于印文色料与字迹色料差别性质较大的检材,尤其是当一种色料属水溶性质,另一种色料为油溶性质时效果最为明显;二是适用于纸张比较薄且形成时间较近的检材。但脱色法容易受到墨水种类的制约,同时对朱墨交叉部位发生互溶现象的检材也不适用。
吸附法
吸附法吸附法是2003年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谢朋等人提出的一种方法。基本原理是印泥和书写、打印用的物质存在物理属性的差异,其中印泥属于油溶性物质,具有粘稠的特点,对细微粉末吸附能力强,而书写或打印用的色料属于水溶性物质,对粉末的吸附能力较弱。基于这一原理,根据朱墨交叉部位粉末吸附情况就可推断交叉色料的层次关系。具体操作方法是选用有色荧光粉末,用软毛刷涂于印文与字迹笔画的交叉部位,然后再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粉末。如果先写字后盖印,交叉部位印泥将文字笔画覆盖,就会吸附较多的粉末,反之则少。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油溶性印泥与水溶性色料形成的朱墨时序的检验,如果印文与文字笔画均为同性质色料则不能采用此种方法。
粘取法朱墨交叉部位色料有上下层关系,将某些具有粘黏性质的物质粘贴在朱墨交叉位置再揭下,然后观察被粘贴出的色料就可判定朱墨交叠的顺序。这种方法被称为粘取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剪下一小块透明胶,将其粘贴在朱墨交叉部位,用光滑的物体轻轻地将胶块均匀地压平整,然后慢慢揭下胶块。此时可用肉眼观察被粘取出的色料情况。如果粘取出的印文痕迹完整且均匀,说明印文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印文是后盖的。如果粘取出的印文不完整且附带有字迹色料,说明字迹位于朱墨交叉部位的表层,由此可判定是先盖印文后书写文字。
此法适用于以油溶性物质制成的印文及其笔迹,如印泥印文,圆珠笔墨印笔迹,复写纸墨印笔迹等。但是不适合字迹笔画凹入深度较大的检材使用,这是因为无论先盖或后盖,由于凹入深度等原因,所粘取出的印文均是残缺的。所以在检查前,一定要观察字迹的凹痕。另外此法需要掌握粘贴胶块时的强度,强度过大易损伤纸张表面,强度过小则不能粘住色料。因此,需要先用实验手段来控制粘贴后再进行检查。
(相关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512-68560556
监督电话: 0512-68560531
电子信箱: hqtest@hqtest.cn
公司总部:苏州市相城区聚茂街185号活力大厦B座1111
公司网址: http://www.huaqiantest.com
公司名称:苏州华谦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关注抖音